Kaiyun(中國体育)开云·登录入口 - 官方网站

“层高不低于3米”对二次供水有哪些影响?—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
新闻媒体
    公司新闻
   当前位置 :   主页 > 新闻媒体 > 公司新闻

“层高不低于3米”对二次供水有哪些影响?

发布时间:2025-04-30 23:13        作者:小编

  最近,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,近期正在组织编制《好房子建设指南》、修订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其中一项是将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“不低于3米”。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空间体验的优化,也对城市供水系统,尤其是二次供水环节提出了新挑战。

  层高增加带来的建筑结构变化,首先体现在供水系统的设计上。传统住宅层高多为 2.8 米,当提升至 3 米以上时,建筑整体高度相应增加,可能导致楼层数减少(例如原 2.8 米层高可建 20 层,3 米层高则减少至 19 层),进而改变二次供水设施的覆盖范围和压力需求。此外,层高提升后,室内空间容积增大,空调、新风系统等设备的安装需求增加,可能进一步挤占管道空间,要求供水系统在布局时预留更多冗余。

  从能耗角度看,层高增加虽提升了自然通风效率,但也对水泵加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以某项目实测数据为例,层高每增加 10 厘米,室内 PM2.5 浓度下降 15%,但供水系统需额外补偿因楼层高度变化带来的压力损耗。这要求二次供水设备在选型时兼顾节能与稳定性,例如采用变频恒压技术或无负压叠压设备,在满足高层供水需求的同时降低能耗。

  针对层高调整带来的新挑战,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多项建议。全国人大代表欧阳章姝指出,应尽快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,明确建设标准、运维责任及监管机制。例如,湖北省 2019 年实施的《城镇二次供水管理办法》要求新建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统一建设、管理,确保设备选型、水质监测和维护的标准化。这种 “统建统管” 模式有效避免了因开发商自行建设导致的设施不达标问题。

  在技术层面,二次供水设备的智能化与环保化成为发展方向。无负压供水设备通过与市政管网直接串联,减少水质污染风险;箱式无负压设备则通过微型水箱补偿高峰用水,既保证水压稳定又避免能源浪费。同时,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监控水质、水压成为可能,如力通水务研发的洛阳二次供水智慧水务平台,通过物联网技术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,助力二次供水管理安全高效、节能降耗。

  层高提升与二次供水管理的协同发展,离不开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。水利部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央财政新增 30 亿元支持农村小型引调水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工程,这一思路同样适用于城市供水改造。例如,泉州市通过政府补贴与居民合理分担的方式,完成 600 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,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设备,使综合能耗降低 68.8%。这种 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” 的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
  代表蔡仲光在提案中建议,推动直饮水系统建设试点,将二次供水与水质提升结合。这一设想与层高提升带来的空间优化形成互补:更高的层高允许更复杂的净水设备安装,而直饮水系统的普及则减少了二次供水环节的水质风险。未来,随着建筑标准与供水技术的同步升级,居民将从 “有水喝” 迈向 “喝好水”。

  住宅层高的 “长高” 不仅是建筑规范的调整,更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升级。在二次供水领域,这一变化倒逼技术革新与管理优化,推动民生保障从 “基本满足” 向 “优质共享” 跨越。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创新与社会协同,我们有望构建更安全、高效、可持续的供水体系,让层高提升的 “物理高度” 转化为民生幸福的 “心理温度”。